设计评估评价的是优劣,而设计决策评价的是价值

时间:2023-05-09 来源:

设计评估评价的是优劣,而设计决策评价的是价值。设计决策是一个聚焦的过程,用来从大量机会、方案以及设计评估发现的大量问题中确定工作目标。

设计决策很重要,但最常见的误区是让用户进行决策。比如采用“人群风暴法”,通过用户研究的方法让用户做决策,很多时候用户也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或者不能有效地判断当前的决策是否是真正能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的最好的决策,所以,用户意见只能作为设计决策需要考虑的众多维度之一。

对产品来说,设计师永远是设计的主体。当然,这并不代表要无视领导或用户,设计师会首先与干系人进行大量沟通,基于充分收集的信息做出决策,并尽可能确保所有人对决策达成共识,这样得到的决策才是最佳的决策。

在 UX 流程中存在大量需要决策的地方,设计决策包括两大类:优先级取舍

  1. 设计优先级:是确定两个或两个以上问题、功能等事项的先后顺序(排序题);
  2. 设计取舍则: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方案中做出选择(选择题),或判断是否要做某件事(判断题)。

一、设计决策的优先级

对于需要解决的问题或用户需要的功能,为什么要排列优先级呢?因为资源和时间——永远无法做完所有你想做的事情。在排序完成后,总会发现有些在项目内来不及做的低优先级工作。低优先级并不代表应该舍弃,我们应该将它们作为候补,或是推迟到下一个版本或下一代产品,这常常会涉及规划工作。

所谓“规划”,简单来说就是,我有一个目标,但一口气完不成,于是我就根据重要性和因果关系,将各项工作分配到不同的时间段上,循序渐进,逐步实现。

产品和技术规划本来就是UX 流程的产出物,由目标到任务,到次序,再到规划。规划与设计是强相关的。如果搞不清优先级和联系,甚至不清楚长期目标,仅依据对标竞品、行业研究等信息制定规划,是难以为企业产品指出一条卓越发展之路的。所以,我们需要通过优先级将资源集中于最重要的工作,以确保能在开发周期内做出,足够好的产品。

常用的设计决策优先级的工具,如下:

1)关键路径分析:找到解决方案中的所有必要项,建立最小基本功能模型,以确保产品的关键部分都拥有高优先级,与用于快速验证假设的 MVP不同

2)KANO 分析模型:根据用户需求划分功能优先级,将产品功能分为基本属性、期望属性和魅力属性、无差异属性

3)产品三要素分析模型: 根据客户需求、技术可行性、商业可行性三个维度打分,根据总分排列优先级

4)投资回报分数卡:优先级=(客户需求+ 企业目标)/工作量× 自信度

5)MosCow 法则:将工作分为必须做(must)、应该做(should)、可以做(could)和不要做(won’t)四类

6)How-Now-Wow 矩阵:将想法根据创新性和易实施性两个维度进行分类,难实施的创新想法要考虑如何做(How),易实施的普通想法现在可以做(Now),而易实施的创新想法就太棒了(Wow),能做一定要做

7)80/20 原则:80%的收益往往来自20% 的核心工作,与其在所有工作上分散资源,不如确定优先级,然后将资源集中于前20% 的工作上,但要注意其他方面至少要说得过去

8)基于产品进化六层模型(产品进化金字塔)对工作进行分类:


越靠近金字塔的基座,越专注于功能,而越靠近塔尖,越专注于体验。对绝大多数企业,第4层是一道“很难逾越的关口”。很多企业总是分不清“可用”(usable)和“易用”(ease of use),觉得无非都是让用户可以顺畅地使用产品,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这也是这些企业难以突破第4层的原因。

可用性常常源于一个问题,通过发现用户使用产品时的问题,消除用户的使用阻碍,是一种源于功能的、自下而上的方法。而易用性通常是站在全局视角重新自上而下的方法,梳理用户使用产品的整个过程,让用户更快、更好地达到目的,这是一种源于休验的、自上而下的方法。

关注可用的企业会问:“用户在使用时会遇到什么问题吗?”而关注易用的企业会问:“有没有更自然、更有效的方式来解决用户的这个问题?”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视角。其实,大多数企业之所以卡在可用性到易用性的阶段,不是因为技术不行,而是视野太窄。

二、设计决策的取舍

在日常工作中,很多人把增加一个功能想的很简单,觉得多一个功能无非是多一份工作量,然而,功能与工作量的关系并非线性,可能是指数的。

经常和开发测试对接的同学,可能听过测试矩阵,其中就指出每增加一个功能,除了要测试功能本身,还要测试功能与功能的结合,这导致测试工作随功能增加而快速增加。同样,每增加一个功能,设计师也要考虑新功能与其他功能的联系,使设计量大幅增加。

复杂度和工作量随功能数量快速上升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增加功能却没有预留足够的时间,势必导致设计水准和可靠性的大幅下降,最终得不偿失。这时,我们就需要做一些设计取舍了。

在面对新方案时,我们是选择颠覆式的创新方案?还是通过渐进取舍小步迭代?在面对功能和易用性冲突时,我们是选择功能大而全还是通过聚焦部分功能来保证产品的易用性?是花更多的资源,来打造更高的产品性能,还是投入更多的资源在设计上?

全国统一热线

4000-163-301

联系在线客服
设计评估评价的是优劣,而设计决策评价的是价值 最新资讯 设计评估评价的是优劣,而设计决策评价的是价值 相关资讯

设计评估评价的是优劣,而设计决策评价的是价值

时间:2023-05-09 来源:

设计评估评价的是优劣,而设计决策评价的是价值。设计决策是一个聚焦的过程,用来从大量机会、方案以及设计评估发现的大量问题中确定工作目标。

设计决策很重要,但最常见的误区是让用户进行决策。比如采用“人群风暴法”,通过用户研究的方法让用户做决策,很多时候用户也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或者不能有效地判断当前的决策是否是真正能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的最好的决策,所以,用户意见只能作为设计决策需要考虑的众多维度之一。

对产品来说,设计师永远是设计的主体。当然,这并不代表要无视领导或用户,设计师会首先与干系人进行大量沟通,基于充分收集的信息做出决策,并尽可能确保所有人对决策达成共识,这样得到的决策才是最佳的决策。

在 UX 流程中存在大量需要决策的地方,设计决策包括两大类:优先级取舍

  1. 设计优先级:是确定两个或两个以上问题、功能等事项的先后顺序(排序题);
  2. 设计取舍则: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方案中做出选择(选择题),或判断是否要做某件事(判断题)。

一、设计决策的优先级

对于需要解决的问题或用户需要的功能,为什么要排列优先级呢?因为资源和时间——永远无法做完所有你想做的事情。在排序完成后,总会发现有些在项目内来不及做的低优先级工作。低优先级并不代表应该舍弃,我们应该将它们作为候补,或是推迟到下一个版本或下一代产品,这常常会涉及规划工作。

所谓“规划”,简单来说就是,我有一个目标,但一口气完不成,于是我就根据重要性和因果关系,将各项工作分配到不同的时间段上,循序渐进,逐步实现。

产品和技术规划本来就是UX 流程的产出物,由目标到任务,到次序,再到规划。规划与设计是强相关的。如果搞不清优先级和联系,甚至不清楚长期目标,仅依据对标竞品、行业研究等信息制定规划,是难以为企业产品指出一条卓越发展之路的。所以,我们需要通过优先级将资源集中于最重要的工作,以确保能在开发周期内做出,足够好的产品。

常用的设计决策优先级的工具,如下:

1)关键路径分析:找到解决方案中的所有必要项,建立最小基本功能模型,以确保产品的关键部分都拥有高优先级,与用于快速验证假设的 MVP不同

2)KANO 分析模型:根据用户需求划分功能优先级,将产品功能分为基本属性、期望属性和魅力属性、无差异属性

3)产品三要素分析模型: 根据客户需求、技术可行性、商业可行性三个维度打分,根据总分排列优先级

4)投资回报分数卡:优先级=(客户需求+ 企业目标)/工作量× 自信度

5)MosCow 法则:将工作分为必须做(must)、应该做(should)、可以做(could)和不要做(won’t)四类

6)How-Now-Wow 矩阵:将想法根据创新性和易实施性两个维度进行分类,难实施的创新想法要考虑如何做(How),易实施的普通想法现在可以做(Now),而易实施的创新想法就太棒了(Wow),能做一定要做

7)80/20 原则:80%的收益往往来自20% 的核心工作,与其在所有工作上分散资源,不如确定优先级,然后将资源集中于前20% 的工作上,但要注意其他方面至少要说得过去

8)基于产品进化六层模型(产品进化金字塔)对工作进行分类:


越靠近金字塔的基座,越专注于功能,而越靠近塔尖,越专注于体验。对绝大多数企业,第4层是一道“很难逾越的关口”。很多企业总是分不清“可用”(usable)和“易用”(ease of use),觉得无非都是让用户可以顺畅地使用产品,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这也是这些企业难以突破第4层的原因。

可用性常常源于一个问题,通过发现用户使用产品时的问题,消除用户的使用阻碍,是一种源于功能的、自下而上的方法。而易用性通常是站在全局视角重新自上而下的方法,梳理用户使用产品的整个过程,让用户更快、更好地达到目的,这是一种源于休验的、自上而下的方法。

关注可用的企业会问:“用户在使用时会遇到什么问题吗?”而关注易用的企业会问:“有没有更自然、更有效的方式来解决用户的这个问题?”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视角。其实,大多数企业之所以卡在可用性到易用性的阶段,不是因为技术不行,而是视野太窄。

二、设计决策的取舍

在日常工作中,很多人把增加一个功能想的很简单,觉得多一个功能无非是多一份工作量,然而,功能与工作量的关系并非线性,可能是指数的。

经常和开发测试对接的同学,可能听过测试矩阵,其中就指出每增加一个功能,除了要测试功能本身,还要测试功能与功能的结合,这导致测试工作随功能增加而快速增加。同样,每增加一个功能,设计师也要考虑新功能与其他功能的联系,使设计量大幅增加。

复杂度和工作量随功能数量快速上升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增加功能却没有预留足够的时间,势必导致设计水准和可靠性的大幅下降,最终得不偿失。这时,我们就需要做一些设计取舍了。

在面对新方案时,我们是选择颠覆式的创新方案?还是通过渐进取舍小步迭代?在面对功能和易用性冲突时,我们是选择功能大而全还是通过聚焦部分功能来保证产品的易用性?是花更多的资源,来打造更高的产品性能,还是投入更多的资源在设计上?

微信朋友圈广告代理,腾讯微信广告代理,微信朋友圈广告投放代理,微信朋友圈广告代理商加盟微信朋友圈广告服务商

免费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