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技术同学要转产品岗,被我拒绝了

时间:2022-09-29 来源:

最近有技术的同学问我,想转型产品岗位,不知道合不合适,应该怎么做?

这个话题很大,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清楚的,但是老谭身边的小故事可以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发。

有一次,团队小王突然找我,说她想调下岗,看看有没有机会。她来找我既在我意料之内,也在意料之外。意料之内的是她来找我,意料之外的是她想要调的岗位是产品经理。在分析这件事之前,首先讲一下背景。

我曾经从0-1打造过To C的产品,这是一个面向医生的资讯阅读和培训学习的APP,并实现了近百万的注册用户。To C领域的产品是非常重运营的,我们团队内部主要以内容运营为主,用户运营和数据运营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这两部分对于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而小王就是我们团队中定位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的主要人员。

后来,由于公司战略调整,母公司主要围绕医疗信息化、智能化为投资方向,原来To C业务相对成熟,而且我们母公司缺少To C的基因,也就很难实现更大的突破,所以团队和业务都在被消减,相反To B的产品开始蓄势待发。临危受命,我就带着部分团队成员投入到新的To B业务负责产品研发。但是新业务对于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的需求越来越少,相对大数据开发反而更加重要。

2020年初正好赶上疫情爆发,大环境不好,公司融资也并不顺利,此时公司也出现了人员优化的苗头。小王的岗位在新的业务体系已经不是那么的重要,所以也成为团队内部的摇摆人,在大数据团队也是干干杂活,原有的能力没法发挥。在这种环境下,被优化的可能性非常的大,小王也嗅到了被调整的味道,所以才有了找我寻求调整的事情。

我跟她聊了当前她的岗位和能力匹配的尴尬之处,虽然过程中试图转大数据开发,但是对于一个年龄超过35岁的女孩子来说,这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她的选择却让我大吃一惊,她想做产品经理。虽然能主动选择是一件好事,至少知道寻求改变,但是对于这个选择我认为对她来说并非是清晰的,或者明智的,因为过程中我没有发现她能够做产品经理的素质,从思维认知到日常活动,没有任何这方面的表现。

所以,我就试图问她,她眼中的产品经理是怎么样的?

她不加掩饰的说出了她为什么想转产品经理岗位的原因,她认为产品经理岗位好像也不用经常加班,工作相对轻松;工作内容也不是特别复杂和困难;最重要的一点她感觉产品经理的职业年龄会更长,不像技术岗年龄大了可能就面临淘汰。

我非常理解她此时的心情,作为一个大龄的非典型技术人员,寻求一种更有保障的工作,无可厚非。但是所有的保障都不是别人给予的,除非你有一个“好爸爸”。对于我们大部分的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保障。很多时候,在经济形势的好的时候,只要我们工作兢兢业业,勤奋努力,欲望低一些,我们总是能找到安稳的工作,但是当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每个企业都在优化岗位、优化人员,光有努力是不够的,没有欲望更是可怕的,我们应该有与企业发展配称的能力才是最基本的保障。

显然,她现在有做产品经理的意愿,但缺少相配称的能力。当然能力也是在工作中锻炼出来的,但是在锻炼能力之前,你真的是否有发自心底的意愿呢?怎么证明你有强烈的意愿呢?功在平时,平时的工作中你要证明这种能力,或者你要证明潜在的素质,最低你也要有正确的认知。

于是,我反问了她几个问题:

  • 你真正地去了解过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吗?你看到产品经理输出的PRD和原型,你知道这其中的过程吗?
  • 你说你没在产品经理岗位上,所以不具备产品经理的思维,我平时让你帮我做的运营分析这件事,如果你把它当成产品去做,你了解我的真实需求吗?满足了我的需求了吗?
  • 你每次完成我的分析需求都需要经历我认为不太敏捷的过程,如果你把我平时的需求按照产品化的方式去抽象,是不是可以把我的需求归纳总结,把数据分析做成模式化的可快速复制的脚本甚至报表呢?
  • 你是真心地想做产品经理吗?如果真心想做产品经理,平时有没有锻炼的机会呢?小陈从运营做到产品经理,他是如何表现的呢?

这些问题让她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最后告诉了我真实的原因。她知道她的处境,如果不转型到团队需要的岗位上,她很可能被淘汰。她最近面试了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运营岗,但她毕竟在团队很多年了,她还是想留在团队里,所以她在内部转岗和离职换个环境做选择。

我跟她解释了团队内的小陈是如何从运营调到产品岗位的原因,小陈在跟我申请调岗的时候,他已经具备了产品的思维和意识,并且经常提出自己独到的产品见解,自己也花钱参加了一个产品经理的培训,对于产品经理的一些技能已经初步掌握,并且在跟我申请调岗的时候是带着自己的作品来的。他为成为产品经理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机会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

相反,小王的表现其实并不是她对这个岗位的热爱,她只是在做选择的试探。我跟她说我们做选择,从实际利益出发是无可厚非的,这是基于结果分析,但我们往往忽视达成结果的条件分析。你如果要想做好,要么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这样会让你得心应手;要么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因为只要有热爱,你就会不计较一时得失全身心的去投入,最终通过你的努力让它变成你的长板。

我也分析了她外部的这个运营岗的机会,并建议她去尝试这个岗位,这也许是对她来说更好的选择。

最后她听从了我的建议,去了新的公司从事一份运营的工作,而且大公司工作相对稳定。后来在和我的交流中,她说幸亏当初听我的建议从事了这样一份岗位,现在她做的得心应手,而且因为自己会一些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技术,这恰恰是团队欠缺的,她在我们团队看似短板的技能在新的团队中立马成为了长板,所以她特别受团队欢迎,还做起了内部讲师教运营人员学一点技术,在我们这里籍籍无名之辈一下子变成了团队的顶梁柱,我真的为她高兴。

通过小王的这个故事,我想重申在选择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三点:

  1. 选择的方向要有前景和价值,这样保证你所从事的岗位有发展的空间;
  2. 选择的理性逻辑就是从自己的兴趣和长项出发,这样保证你有持续的动力以及可以胜任的能力,保障你更容易成功。
  3. 选择之前最好要提前准备,培养相关的经验、或者能力和认知,因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所以,当我们想往产品经理岗位转型,或者我们想从事产品方向的工作,我们就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去锻炼自己的产品思维,站在产品经理的角色上去思考问题,去指导我们自己的工作。

全国统一热线

4000-163-301

联系在线客服
有技术同学要转产品岗,被我拒绝了 最新资讯 有技术同学要转产品岗,被我拒绝了 相关资讯

有技术同学要转产品岗,被我拒绝了

时间:2022-09-29 来源:

最近有技术的同学问我,想转型产品岗位,不知道合不合适,应该怎么做?

这个话题很大,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清楚的,但是老谭身边的小故事可以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发。

有一次,团队小王突然找我,说她想调下岗,看看有没有机会。她来找我既在我意料之内,也在意料之外。意料之内的是她来找我,意料之外的是她想要调的岗位是产品经理。在分析这件事之前,首先讲一下背景。

我曾经从0-1打造过To C的产品,这是一个面向医生的资讯阅读和培训学习的APP,并实现了近百万的注册用户。To C领域的产品是非常重运营的,我们团队内部主要以内容运营为主,用户运营和数据运营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这两部分对于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而小王就是我们团队中定位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的主要人员。

后来,由于公司战略调整,母公司主要围绕医疗信息化、智能化为投资方向,原来To C业务相对成熟,而且我们母公司缺少To C的基因,也就很难实现更大的突破,所以团队和业务都在被消减,相反To B的产品开始蓄势待发。临危受命,我就带着部分团队成员投入到新的To B业务负责产品研发。但是新业务对于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的需求越来越少,相对大数据开发反而更加重要。

2020年初正好赶上疫情爆发,大环境不好,公司融资也并不顺利,此时公司也出现了人员优化的苗头。小王的岗位在新的业务体系已经不是那么的重要,所以也成为团队内部的摇摆人,在大数据团队也是干干杂活,原有的能力没法发挥。在这种环境下,被优化的可能性非常的大,小王也嗅到了被调整的味道,所以才有了找我寻求调整的事情。

我跟她聊了当前她的岗位和能力匹配的尴尬之处,虽然过程中试图转大数据开发,但是对于一个年龄超过35岁的女孩子来说,这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她的选择却让我大吃一惊,她想做产品经理。虽然能主动选择是一件好事,至少知道寻求改变,但是对于这个选择我认为对她来说并非是清晰的,或者明智的,因为过程中我没有发现她能够做产品经理的素质,从思维认知到日常活动,没有任何这方面的表现。

所以,我就试图问她,她眼中的产品经理是怎么样的?

她不加掩饰的说出了她为什么想转产品经理岗位的原因,她认为产品经理岗位好像也不用经常加班,工作相对轻松;工作内容也不是特别复杂和困难;最重要的一点她感觉产品经理的职业年龄会更长,不像技术岗年龄大了可能就面临淘汰。

我非常理解她此时的心情,作为一个大龄的非典型技术人员,寻求一种更有保障的工作,无可厚非。但是所有的保障都不是别人给予的,除非你有一个“好爸爸”。对于我们大部分的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保障。很多时候,在经济形势的好的时候,只要我们工作兢兢业业,勤奋努力,欲望低一些,我们总是能找到安稳的工作,但是当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每个企业都在优化岗位、优化人员,光有努力是不够的,没有欲望更是可怕的,我们应该有与企业发展配称的能力才是最基本的保障。

显然,她现在有做产品经理的意愿,但缺少相配称的能力。当然能力也是在工作中锻炼出来的,但是在锻炼能力之前,你真的是否有发自心底的意愿呢?怎么证明你有强烈的意愿呢?功在平时,平时的工作中你要证明这种能力,或者你要证明潜在的素质,最低你也要有正确的认知。

于是,我反问了她几个问题:

  • 你真正地去了解过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吗?你看到产品经理输出的PRD和原型,你知道这其中的过程吗?
  • 你说你没在产品经理岗位上,所以不具备产品经理的思维,我平时让你帮我做的运营分析这件事,如果你把它当成产品去做,你了解我的真实需求吗?满足了我的需求了吗?
  • 你每次完成我的分析需求都需要经历我认为不太敏捷的过程,如果你把我平时的需求按照产品化的方式去抽象,是不是可以把我的需求归纳总结,把数据分析做成模式化的可快速复制的脚本甚至报表呢?
  • 你是真心地想做产品经理吗?如果真心想做产品经理,平时有没有锻炼的机会呢?小陈从运营做到产品经理,他是如何表现的呢?

这些问题让她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最后告诉了我真实的原因。她知道她的处境,如果不转型到团队需要的岗位上,她很可能被淘汰。她最近面试了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运营岗,但她毕竟在团队很多年了,她还是想留在团队里,所以她在内部转岗和离职换个环境做选择。

我跟她解释了团队内的小陈是如何从运营调到产品岗位的原因,小陈在跟我申请调岗的时候,他已经具备了产品的思维和意识,并且经常提出自己独到的产品见解,自己也花钱参加了一个产品经理的培训,对于产品经理的一些技能已经初步掌握,并且在跟我申请调岗的时候是带着自己的作品来的。他为成为产品经理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机会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

相反,小王的表现其实并不是她对这个岗位的热爱,她只是在做选择的试探。我跟她说我们做选择,从实际利益出发是无可厚非的,这是基于结果分析,但我们往往忽视达成结果的条件分析。你如果要想做好,要么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这样会让你得心应手;要么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因为只要有热爱,你就会不计较一时得失全身心的去投入,最终通过你的努力让它变成你的长板。

我也分析了她外部的这个运营岗的机会,并建议她去尝试这个岗位,这也许是对她来说更好的选择。

最后她听从了我的建议,去了新的公司从事一份运营的工作,而且大公司工作相对稳定。后来在和我的交流中,她说幸亏当初听我的建议从事了这样一份岗位,现在她做的得心应手,而且因为自己会一些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技术,这恰恰是团队欠缺的,她在我们团队看似短板的技能在新的团队中立马成为了长板,所以她特别受团队欢迎,还做起了内部讲师教运营人员学一点技术,在我们这里籍籍无名之辈一下子变成了团队的顶梁柱,我真的为她高兴。

通过小王的这个故事,我想重申在选择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三点:

  1. 选择的方向要有前景和价值,这样保证你所从事的岗位有发展的空间;
  2. 选择的理性逻辑就是从自己的兴趣和长项出发,这样保证你有持续的动力以及可以胜任的能力,保障你更容易成功。
  3. 选择之前最好要提前准备,培养相关的经验、或者能力和认知,因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所以,当我们想往产品经理岗位转型,或者我们想从事产品方向的工作,我们就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去锻炼自己的产品思维,站在产品经理的角色上去思考问题,去指导我们自己的工作。

微信朋友圈广告代理,腾讯微信广告代理,微信朋友圈广告投放代理,微信朋友圈广告代理商加盟微信朋友圈广告服务商

免费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