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用研经验传递的一些思考

时间:2022-09-22 来源:

引言

从我接触用研工作以来,所看到的用研培养方式,似乎大多是以“导师带着做项目”的方式——最开始往往会由导师主导各个项目,新人参与在其中学习。可能很多岗位都这样培养新人。但我对此一直心存疑问——为什么是这样的方式?其中可能存在什么问题?还可能有更好的方式吗?

文章概览

知乎上有个问题——“马云这类大佬的经验与知识和一千万,你选哪个?”

最高赞的回答说——

  • 释迦摩尼先生的经验和知识,十块钱一本。
  • 太上老君老子的经验和知识,十块钱一本。
  • 圣人孔子的经验和知识,十块钱一本。
  • 兵圣孙武的经验和知识,十块钱一本。

很惭愧,在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居然犹豫了一会,没有直接选择“一千万”。当我随后被高赞回答的“机智”乐得合不拢嘴的时候,脑子里却闪过另一个问题——这些十块钱一本的经验与知识,你看完书就得到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么,假如大佬想倾囊相授,把他的经验全部给你,要怎么才能做到?这个问题我没有答案,也让我联想到一个问题——用研岗位是怎么传递调研经验的?

从我接触用研工作以来,所看到的用研培养方式,似乎大多是以“导师带着做项目”的方式——最开始往往会由导师主导各个项目,新人参与在其中学习。这一方式会受到导师自身风格的影响——例如语言表达上“循循善诱”和“言简意赅”的两种方式,新人的“所得经验”可能也有差异。差异的存在,使得这一方式似乎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一、用研经验的特征

经验的传递是为了使用经验来应对新的情况。经验并不是某件事情或某个经历本身,而是基于事情或经历,形成了一定的理解。这个理解是人脑对事情或经历的反映,但并不是简单、直接、完整的反映,而是一系列抽象过程之后形成的概念、规律。

我们大概可以想象的一些用研经验,常常与具体某个场景有关——

  • 怎么更好的和需求方沟通?
  • 面对某类群体时有哪些特别的访谈技巧?
  • 针对某个问题的研究思路是怎么样的?
  • 某份研究问卷的设计思路是怎么形成的?面对需求方众多、需求内容庞杂的复杂项目如何管理?
  • ……

用场景来划分经验类型并非我所愿,我更想找到一个新的视角——在这个视角下,能够帮我看到不同类型经验之间的差异,使得我更能理解其特征,进而思考如何更好的传递和共享经验。

1. 程序性和概念性

如果参考布鲁姆教育目标的知识分类来看,我们在工作中传递的经验更贴近概念性和程序性的经验(知识划分为事实性、概念性、程序性和元认知四类)。所谓程序性经验更像是做某事的流程或步骤,比如日常研究项目的大体步骤、节奏。而概念性经验则涉及复杂的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更具有结构化的特征,比如一些测量模型及背后的原理。

直观来看概念性经验相比程序性经验更难传递。因为概念性的经验,涉及概念和概念关系,以及整体构成的庞杂框架。这些东西弯弯绕绕,并不像学校教育一样有相对成熟的教材和体系化的传递过程。

比如如果想让新入行的用研同学通过“用研老人”的传递,快速学会如何面对一个复杂的需求沟通场景,或是梳理清楚一个复杂的研究需求并形成像样的研究方案,似乎没法靠少量的介绍即可达成。而程序性经验初看则相对容易传递。

比如团队内的问卷调研类项目必须绘制问卷结构图才能开始在线制作问卷,或是项目交付后大家必须归档相关数据材料,这些流程性的经验只要稍加约束说明,似乎就可以传递清楚。

但一些经验恐怕没法简单划分为概念性或程序性。比如访谈过程中对问题顺序的设计,是从容易回答的行为经历问起,把用户的看法、见解放的相对靠后。那么这种类似程序性的经验,要理解做法的原因,就又涉及“研究关系”方面的概念性经验。

所以,用研经验像一种既有“精炼抽象式的概念性经验”又有“细致入微的操作指引性经验”的混合体。

2. 从概念性经验、程序性经验到实操

在quora上,我看到过一个问题:

“Why are software development task estimations regularly off by a factor of 2-3?”

(为什么软件开发常常偏离计划?)

有个高赞回答(大意):“让我们沿着旧金山到洛杉矶的海岸徒步旅行,拜访纽波特海滩的朋友。拿出我的地图并沿着海岸画出我们的路线:


这条线长约400英里;我们可以每小时步行 4 英里,每天 10 小时,所以我们将在 10 天内到达那里…在实践时,发现地图上有上百万的小曲折,实际路程500英里,只好推迟预期到达的日期。还不止于此。

在随后的几天,我们某些路段是沙滩,步行速度远低于规划,还有:路上的障碍物多、部分路不通、扎帐篷花费时间超过预期、脚底磨出水泡、身体疲劳不易恢复等情况。按照前五天的实践来看,要想走完全程,可能需要的时间是60-70天。”

在这个例子中,地图可以算作“概念性经验”,而答主根据地图所制定的“每天步行4英里,10天内到达”是“程序性经验”,最终的实际经历是实操过程。从这个例子也能看到,只看概念性经验(地图)并不等同于已经有了程序性经验(行动指引);而行动指引在实施时也未必能“一切顺遂”(实操中会经历各种坎坷)。

概念性和程序性之间是什么关系?

如果结合实践来看,概念性经验和程序性经验中,直接带来实操层动作的更像是“程序性经验”。而概念性经验与实际操作之间的联系往往不是直接的,将其应用于实际用研项目中的操作时,需要先转变为与实际操作更相关的程序性经验。

例如,对“因果关系的理解”属于概念性经验,而“问卷调研中询问因果关系要谨慎”更贴近程序性经验。假设某位导师在指导新人时只讲解了因果关系的概念,而新人在实际项目中要何时、何种方式使用这一概念可能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概念性的经验在实践场景下需要转化成程序性经验,才能指导实践。

如果以此来看,那些十块钱一本先人经验,我们无法完整吸收的原因可能是“只提供了概念性经验,未提供程序性经验”?我不敢这么下结论,毕竟上面所列的那些十块钱一本的书我都没读过。

那么,从对实操的指引来看,我们只使用程序性经验不就好了吗?

从两者的关系看,概念性经验像是对其原因乃至原理的解释——“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如果只使用程序性经验来传递,必然会涉及“凭啥听你的”、“理由是什么”等一系列争论。就像下面两位研究员的对话——

全国统一热线

4000-163-301

联系在线客服
有关用研经验传递的一些思考 最新资讯 有关用研经验传递的一些思考 相关资讯

有关用研经验传递的一些思考

时间:2022-09-22 来源:

引言

从我接触用研工作以来,所看到的用研培养方式,似乎大多是以“导师带着做项目”的方式——最开始往往会由导师主导各个项目,新人参与在其中学习。可能很多岗位都这样培养新人。但我对此一直心存疑问——为什么是这样的方式?其中可能存在什么问题?还可能有更好的方式吗?

文章概览

知乎上有个问题——“马云这类大佬的经验与知识和一千万,你选哪个?”

最高赞的回答说——

  • 释迦摩尼先生的经验和知识,十块钱一本。
  • 太上老君老子的经验和知识,十块钱一本。
  • 圣人孔子的经验和知识,十块钱一本。
  • 兵圣孙武的经验和知识,十块钱一本。

很惭愧,在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居然犹豫了一会,没有直接选择“一千万”。当我随后被高赞回答的“机智”乐得合不拢嘴的时候,脑子里却闪过另一个问题——这些十块钱一本的经验与知识,你看完书就得到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么,假如大佬想倾囊相授,把他的经验全部给你,要怎么才能做到?这个问题我没有答案,也让我联想到一个问题——用研岗位是怎么传递调研经验的?

从我接触用研工作以来,所看到的用研培养方式,似乎大多是以“导师带着做项目”的方式——最开始往往会由导师主导各个项目,新人参与在其中学习。这一方式会受到导师自身风格的影响——例如语言表达上“循循善诱”和“言简意赅”的两种方式,新人的“所得经验”可能也有差异。差异的存在,使得这一方式似乎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一、用研经验的特征

经验的传递是为了使用经验来应对新的情况。经验并不是某件事情或某个经历本身,而是基于事情或经历,形成了一定的理解。这个理解是人脑对事情或经历的反映,但并不是简单、直接、完整的反映,而是一系列抽象过程之后形成的概念、规律。

我们大概可以想象的一些用研经验,常常与具体某个场景有关——

  • 怎么更好的和需求方沟通?
  • 面对某类群体时有哪些特别的访谈技巧?
  • 针对某个问题的研究思路是怎么样的?
  • 某份研究问卷的设计思路是怎么形成的?面对需求方众多、需求内容庞杂的复杂项目如何管理?
  • ……

用场景来划分经验类型并非我所愿,我更想找到一个新的视角——在这个视角下,能够帮我看到不同类型经验之间的差异,使得我更能理解其特征,进而思考如何更好的传递和共享经验。

1. 程序性和概念性

如果参考布鲁姆教育目标的知识分类来看,我们在工作中传递的经验更贴近概念性和程序性的经验(知识划分为事实性、概念性、程序性和元认知四类)。所谓程序性经验更像是做某事的流程或步骤,比如日常研究项目的大体步骤、节奏。而概念性经验则涉及复杂的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更具有结构化的特征,比如一些测量模型及背后的原理。

直观来看概念性经验相比程序性经验更难传递。因为概念性的经验,涉及概念和概念关系,以及整体构成的庞杂框架。这些东西弯弯绕绕,并不像学校教育一样有相对成熟的教材和体系化的传递过程。

比如如果想让新入行的用研同学通过“用研老人”的传递,快速学会如何面对一个复杂的需求沟通场景,或是梳理清楚一个复杂的研究需求并形成像样的研究方案,似乎没法靠少量的介绍即可达成。而程序性经验初看则相对容易传递。

比如团队内的问卷调研类项目必须绘制问卷结构图才能开始在线制作问卷,或是项目交付后大家必须归档相关数据材料,这些流程性的经验只要稍加约束说明,似乎就可以传递清楚。

但一些经验恐怕没法简单划分为概念性或程序性。比如访谈过程中对问题顺序的设计,是从容易回答的行为经历问起,把用户的看法、见解放的相对靠后。那么这种类似程序性的经验,要理解做法的原因,就又涉及“研究关系”方面的概念性经验。

所以,用研经验像一种既有“精炼抽象式的概念性经验”又有“细致入微的操作指引性经验”的混合体。

2. 从概念性经验、程序性经验到实操

在quora上,我看到过一个问题:

“Why are software development task estimations regularly off by a factor of 2-3?”

(为什么软件开发常常偏离计划?)

有个高赞回答(大意):“让我们沿着旧金山到洛杉矶的海岸徒步旅行,拜访纽波特海滩的朋友。拿出我的地图并沿着海岸画出我们的路线:


这条线长约400英里;我们可以每小时步行 4 英里,每天 10 小时,所以我们将在 10 天内到达那里…在实践时,发现地图上有上百万的小曲折,实际路程500英里,只好推迟预期到达的日期。还不止于此。

在随后的几天,我们某些路段是沙滩,步行速度远低于规划,还有:路上的障碍物多、部分路不通、扎帐篷花费时间超过预期、脚底磨出水泡、身体疲劳不易恢复等情况。按照前五天的实践来看,要想走完全程,可能需要的时间是60-70天。”

在这个例子中,地图可以算作“概念性经验”,而答主根据地图所制定的“每天步行4英里,10天内到达”是“程序性经验”,最终的实际经历是实操过程。从这个例子也能看到,只看概念性经验(地图)并不等同于已经有了程序性经验(行动指引);而行动指引在实施时也未必能“一切顺遂”(实操中会经历各种坎坷)。

概念性和程序性之间是什么关系?

如果结合实践来看,概念性经验和程序性经验中,直接带来实操层动作的更像是“程序性经验”。而概念性经验与实际操作之间的联系往往不是直接的,将其应用于实际用研项目中的操作时,需要先转变为与实际操作更相关的程序性经验。

例如,对“因果关系的理解”属于概念性经验,而“问卷调研中询问因果关系要谨慎”更贴近程序性经验。假设某位导师在指导新人时只讲解了因果关系的概念,而新人在实际项目中要何时、何种方式使用这一概念可能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概念性的经验在实践场景下需要转化成程序性经验,才能指导实践。

如果以此来看,那些十块钱一本先人经验,我们无法完整吸收的原因可能是“只提供了概念性经验,未提供程序性经验”?我不敢这么下结论,毕竟上面所列的那些十块钱一本的书我都没读过。

那么,从对实操的指引来看,我们只使用程序性经验不就好了吗?

从两者的关系看,概念性经验像是对其原因乃至原理的解释——“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如果只使用程序性经验来传递,必然会涉及“凭啥听你的”、“理由是什么”等一系列争论。就像下面两位研究员的对话——

微信朋友圈广告代理,腾讯微信广告代理,微信朋友圈广告投放代理,微信朋友圈广告代理商加盟微信朋友圈广告服务商

免费代理